【组成】当归三两(9g)、桂枝去皮,三两(9g)、芍药三两(9g)、细辛三两(9g)、甘草炙,二两(6g)、通草二两(6g)、大枣擘,二十五枚
【方歌】
当归四逆芍桂枝,细辛甘草通草使,手足厥寒脉细绝,温通血脉散寒施。
【用法】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治法】温通血脉,养血散寒。
【适应证】厥阴肝寒血虚证:手足厥寒,或手足疼痛,或腰酸,或肌肉筋脉疼痛,或月经愆期,或痛经,或闭经;或手足麻木,目涩,面色不荣;舌淡,苔薄白,脉细欲绝等。
【原文应用导航】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351)
【配伍原则与方法】肝寒血虚证的基本病理病证是寒气袭肝而阻遏阳气;肝血不足而不得滋荣。所以,治疗肝寒血虚证,其用方配伍原则与方法必须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1、针对证机选用散寒药 寒邪侵袭于厥阴肝,肝血不得和调于筋脉,筋脉拘急挛缩,证见手足厥寒,或疼痛或麻木,其治当温经散寒,通畅经脉,使寒气去则筋脉调和。在选用散寒药时最好具有温经通经药,以取得最佳疗效。如方中桂枝、细辛。
2、合理配伍补血药 寒邪之所以侵入厥阴肝,是因为肝夙体血虚。因此,在温经散寒时必须配伍滋补肝血药,只有充分地补肝血,才能有效地散肝寒,并可达到散肝寒而不燥肝血,以冀取得最佳治疗效果。如方中当归、芍药。
3、妥善配伍补气药 血虚者,气易虚;补血者,必补气。又因气能化血,血能生气。因此,治疗血虚病证,其治除了针对证机选用补血药之外,还必须配伍补气药,妥善配伍补气药既能起到补气作用,又能起到气以生血的作用,还可驱邪于外。如方中大枣、甘草。
4、适当配伍通利血脉药 寒主凝,经气经脉易为寒气所凝,血脉因之运行不畅而滞涩,此时病理特征既有血虚,又有血行不畅,对此治疗还必须配伍通利血脉药,以使血能运行于经脉之中,并能滋养于筋脉。在用通利血脉药时,最好选用具有利水作用,以使邪从小便而去。如方中通草。
5、随证加减用药 若瘀血明显者,加桃仁、三七,以活血化瘀通络;若血虚明显者,加阿胶、鸡血藤,以补血养血和络;若寒气明显者,加附子、良姜,以温经散寒和脉;若疼痛明显者,加乳香,没药,以活血行气止痛;若手足麻木不仁明显者,加黄芪、白术,以益气和营卫等。
【临床应用指导】1、药用个性(1)当归养血补血,善疗肝血虚。
(2)桂枝温经通脉而助阳,善疗经脉中之寒邪,并能通达阳气。
(3)芍药益血通络,缓急止痛,补血益肝。
(4)细辛温阳助阳,散寒通脉。
(5)通草通利血脉,和畅经气,滑利关节。
(6)大枣益气,使气以生血,气以行血。
(7)甘草补益中气,生化气血,并能调和诸药。
2、药用共性当归四逆汤不仅可主治肝寒血虚证,还可主治下列所举病种而具有当归四逆汤主治病理特点者,以法用之,则可取得明显治疗效果。
本方用于治疗循环系统之多发性大动脉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脑梗死,心功能不全等;消化系统之真菌性肠炎,肝硬化腹水,胃痉挛,慢性肝炎,手术后肠粘连等;精神、神经系统之运动性癫,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雷诺现象,坐骨神经痛等;骨科之肥大性脊椎炎,肩周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男科之前列腺肥大,精索静脉曲张,慢性非特异性附睾炎等;妇科之慢性盆腔炎,闭经,痛经,月经周期性水肿等;以及小儿硬皮肿等病证而见上述证机者,均可以本方加减治疗。
【方用药理研究】1、方药整体功效具有扩张末梢血管,改善微循环,缓解肠胃及子宫平滑肌痉挛,调节子宫血运状态,抗炎、镇痛、镇静、促进消化等作用。
2、单味药理作用(1)通草:具有利尿,改善微循环,促进乳汁分泌,增强机体抗病能力等作用。
(2)当归:见薯蓣丸;
(3)桂枝、芍药、大枣、甘草:见桂枝汤;
(4)细辛:见麻黄附子细辛汤。
【类方】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组成】当归三两(9g)、桂枝去皮,三两(9g)、芍药三两(9g) 、细辛三两(9g)、甘草炙,二两(6g)、通草二两(6g) 、大枣擘,二十五枚、生姜切,半斤(24g)、吴茱萸二升(48g)
【用法】上九味,以水六升,清酒六升,和,煮取五升,去滓。温分五服。
【治法】养血通脉,温阳祛寒。
【原文应用导航】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352)
【适应证】肝血虚痼寒证:手足厥逆,肢体疼痛或麻木,筋脉遇冷或受凉则拘急或疼痛加重,妇人月经不调,少腹冷痛或胁痛,寒呕,或下利,或头痛;舌淡,苔薄,脉细或沉紧等。
当归生姜羊肉汤【组成】当归三两(9g)、生姜五两(15g)、羊肉一斤(48g)
【用法】上三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温服七合,日三服。若寒多者,加生姜一斤;痛多而呕者,加橘皮二两,白术一两;加生姜者,亦加水五升,煮取三升二合,服之。
【治法】温肝养血,散寒止痛。
【适应证】1、肝血虚寒疝证 腹痛或胁痛剧烈,或拘急空痛,手足筋脉麻木不仁或疼痛,遇寒则剧,爪甲不荣;舌淡,苔薄,脉细等。
2、产后血虚寒客证 腹痛剧烈,甚则牵引胸胁,遇寒则攻冲作痛,面色不华,肌肤不荣,头晕目眩,舌淡,苔薄,脉细弱等。
【原文应用导航】1、寒疝,腹中痛,及胁痛里急者,当归生姜羊肉汤主之。(第十18)
2、产后,腹中痛,当归生姜羊肉汤主之;并治腹中寒疝,虚劳不足。(第二十一4)
【医案助读】频发室性早搏汤某,女,53岁,退休工人。
自诉:半年前突然感到心悸胸闷,气短乏力,头晕,即到当地医院经心电图及彩超检查后,确诊为“频发室性早搏”,最近心悸加重而前来诊治。
刻诊:心悸胸闷,时有胸痛,气短乏力,手足不温,头晕目眩,面色不荣,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沉。诊为血虚寒盛证,其治当温阳散寒止悸,以当归四逆汤加味:
当归9g、桂枝9g、白芍9g、细辛9g、炙甘草6g、通草6g、大枣25枚、红参9g、五味子12g、附子6g。
6剂,每日1剂,水煮2次分2服。
二诊:心悸胸闷基本消除,但仍有不适,又以前方6剂。之后,以前方并因病证变化而加减用药服用40余剂,诸证悉除,并经心电图及彩超检查基本恢复正常。
【按】审病变证机既有血虚如头晕目眩,面色不荣,又有寒气内盛如手足不温,舌质淡,参合而验之,则知病变证机是当归四逆汤所主治,以当归四逆汤以益血散寒,加红参以益气安神,五味子以益阴安神,附子以温阳壮阳散寒。方药相互为用,以奏其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天天盈,股票配资公司一起配资网,实盘配资平台APP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