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县霞坑镇里方村,这座古韵悠长的村落,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村内登记在册的不可移动文物近61处,其中包含9座宗祠建筑。然而,随着岁月的侵蚀和发展的滞后,部分古民居面临破败、损毁的困境,保护与传承工作迫在眉睫。里方村巡察整改中,一场古村蝶变,正让沉睡的历史建筑重焕生机,也让基层治理与文化传承碰撞出动人火花。
在县委第二巡察组对霞坑镇党委及所辖行政村党组织开展巡察工作后,里方村不可移动文物古民居的保护问题当做一项专项工作来抓。巡察组指出,里方村在传统古村落保护利用成效方面存在重视程度不足、保护措施不力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古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面对问题,里方村迅速行动,以巡察整改为契机,将不可移动文物古民居修缮作为重点工作来抓,积极与上级文物部门沟通协调,争取政策支持与技术指导,为古民居修缮工作筑牢坚实基础。
资金短缺是古民居、古祠堂修缮的大难题之一。里方村创新思路,多渠道筹集资金。一方面,积极向上寻求资金支持;另一方面,深挖乡情资源,唤醒群众文化自觉。村级多次召开胡氏支祠尊德堂、胡氏庆德堂等保护修缮座谈会,讲述祠堂背后的家族故事与文化记忆,激发村民的归属感与文物保护责任感。在此基础上,搭建“线上+线下”募捐平台,发起募捐行动,动员宗亲及社会各界人士以资金捐赠等方式参与修缮。在浓厚的文化氛围感染下,胡氏、钱氏宗亲纷纷慷慨解囊,累计筹集资金58万余元,为古民居修缮注入了强大动力。
在修缮过程中,里方村严格遵循“修旧如旧”原则,邀请专业的古建筑修缮团队,采用传统工艺和原材料,对古民居进行精心修复。从更换腐朽的木构件、修复破损的墙体,到复原传统的木板门、格子窗,每一个环节都力求保留古民居的原有风貌和历史韵味。同时,为确保修缮工程质量,成立了由村民代表、乡贤等人员组成的监督小组,对资金使用、物资管理、工程进度和质量进行全程监督,定期公开收支情况,让修缮工作在阳光下进行。
不可移动文物古民居的修缮,不仅改善了里方村的村容村貌,更激活了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下一步,里方村将持续巩固整改成果,建立健全古民居长效保护机制,充分挖掘古村文化内涵,让里方村在传承与发展中绽放更加迷人的光彩。以巡察整改为新起点,在保护与传承中书写乡村振兴的新篇章,让古老的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
(余莹琦 )
天天盈,股票配资公司一起配资网,实盘配资平台APP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